2022年1月

1月19日,厦门第二届食品安全研讨会在厦门华侨大酒店举行。会议由中国食品安全报厦门记者站主办,厦门市两岸农产品流通协会、厦门雷锋志愿者协会、福建兴三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会议紧紧围绕“尚德守法谋发展,创新务实话食安”主题展开,深刻剖析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分享交流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全面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处室人员、行业协会、食品安全管理先进的食品企业代表、嘉宾及媒体记者参加此次研讨会。

图为活动现场

会议现场,法律界专业人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进行了专项普法解读,就行业发展及食品经营风险问题与参会企业开展了互动问答。接着,厦门市雷锋志愿协会、厦门两岸农产品流通协会、中国食品安全报厦门记者站共同成立了厦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志愿者服务队,并现场举行了志愿者服务队授旗仪式。据悉,厦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志愿者服务队将通过公益科普,在社区、广场、企业、学校等不同场所,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进行解读,切实推动食品安全科普的常态化、系统化,为广大的消费者、市民群众护航“舌尖上的安全”。

图为志愿者服务队授旗仪式

随后,《中国食品安全报》驻厦门记者站站长陈家华上台致辞,宣布成立中国食品安全报厦门融媒体中心,形成食品安全宣传矩阵,有效强化宣传报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更好地宣传和推动地方的经济文化产业的传播和发展。

图为法律界专业人士现场专项普法解读

另外,会议还对长期以来在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领域做出努力的企业表示了肯定与鼓励。企业代表——福建兴三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巍也借助获奖的机会,宣布兴三洲出品的长汀三洲河田鸡正式推出上市。据介绍,该公司是一家集现代农业科学实验、生物饲料研发生产、家禽生态无抗养殖、果蔬绿色种植、高质量农副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公司。该鸡的屠体丰满,肉质细嫩,皮薄骨细,肉色洁白,口感香鲜嫩滑,实为禽中珍品。值得一提的是,长汀三洲河田鸡主要以生态养殖为根本,种养结合为链条,以生物发酵料养殖-有机发酵料种植的绿色种养循环新方法,实现“零排放”的环境友好型生态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基地所出品的“长汀三洲河田鸡”均达到百零标准(超过一百项不良残留零检出),进而保障食品安全,为广大消费者生产提供好吃、营养、安全的禽畜肉品。

图为活动现场

此外,会议授予了福建兴三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度食品安全社会责任奖”,厦门市锦鸿阳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厦门琪胜实业有限公司、福建省陪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漳州市佳庆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政和东平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兴三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利新源餐饮有限公司、福建露堂茶叶有限公司及福建漳州主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度食品安全战略合作伙伴奖”。

福建兴三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研讨会上,全面介绍公司产品及经营理念,展示了公司相应检测报告及产品图片。

公司概述

福建兴三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现代农业科学实验、生物饲料研发生产、家禽生态无抗养殖、果蔬绿色种植、高质量农副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公司。

兴三洲公司系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与食品安全检测项目的协作单位。公司产品内控规范由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陈猛教授团队专业指导。

核心优势

目前公司掌握国内领先的“生物发酵料养殖-有机发酵料种植的绿色种养循环新方法”,可实现“零排放”的环境友好型生态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生物发酵技术是以生物菌群为媒介,一方面改善家禽肠道,有助于营养吸收,使得家禽健康生长,养殖过程无需使用任何药物及抗生素,保障家禽健康成长,故肉质鲜美、口感Q弹、味道纯朴。

另一方面生物菌群能促进家禽肠道未被吸收的有机物熟化,排出的粪便无重金属残留,几乎无臭味,可作为优质有机肥直接还田种植,做到种养结合全过程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有效解决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

高标品质

兴三洲公司助力长汀河田鸡产业实现“零排放”的生态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基地所出品的“百零河田鸡(长汀三洲河田鸡)”均达到百零标准(超过一百项不良残留零检出),系放心餐桌佳选。

*数据来源/检测机构: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附报告)

企业愿景

公司以“绿色安全”为核心定位,本着诚信经营的服务宗旨,以“守护健康”为使命,将“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品质”的经营理念,和“绿色、安全、健康”的企业价值观融汇于公司经营管理中。

企业致力于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抓手,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农业模式,真正实现健康养殖,进而保障食品安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好吃、营养、安全的家禽产品。

养殖特色

(一)以生态化养殖为根本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用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的家禽产品,品质、口感是生态化养殖不可比拟的,已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

而农村一家一户少量自养的家禽,因其产量低、数量少,摄入营养不够均衡,也不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生态家禽产品的消费需求,因而现代生态化养殖应运而生。兴三洲生态化养殖系运用生物技术手段,改善养殖生态环境,返璞家禽走地的自然生长规律,并通过全程可控的科学养殖环境来确保家禽有良好的抵抗力,全过程均不使用抗生素,以生产出品质高、口感好的健康家禽产品。

(二)以绿色种养结合为链条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兴三洲公司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发展,以绿色种养结合为链条,实行家禽——果蔬——家禽的种养间期轮作。这种绿色生态循环模式,一是可节省土地资源,二是可降低运行成本,三是有利于家禽疫病防治,四是有利于提高家禽品质,五是能有效增加土地肥力,减少环境污染。

(三)以微生物制剂为技术支撑

微生物发酵技术其中的微生物制剂(益生菌群)具有促生长、抗腹泻、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它的好处在于,一是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肽,有效刺激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调节体内微生态菌群的结构,利于整个消化道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利用。二是有益菌在机体内能够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使机体内微生态环境长期处于稳定、平衡状态,避免肠道疾病的发生。

微生物发酵料含有多种酶类,可补充机体内源酶的不足,促进各种营养物质在机体内的消化,且发酵过程中能产生特殊的香味,能提高家禽的适口性,增加家禽的采食量,促进家禽的生长发育。

微生物发酵技术可将农林废弃物(如芋头皮、地瓜皮等)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制成的发酵料富含乳酸、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以及未知促生长因子等,可实现养殖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有效解决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

文 | 五一

据环球时报日前报道,民进党当局为了让岛内民众接受日本福岛核食,进而在岛内开放日本核食,经过一阵苦想想出了将“核食”用“福食”来代替。民进党相关机构负责人还宣称,把日本福岛的食品用“核食”来称呼,这是一概而论的“污名化”做法,为福岛食品正名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分析认为,台当局开放“核食”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讨日本的欢心,因为此前日本拿CPTPP为诱饵给台当局下套,台当局为了能顺利加入CPTPP自然要把日本哄开心。

日本向台当局下套

目前CPTPP的成员体有11个,包括日本、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而随着中国和韩国正在计划加入,这个国际组织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增强成员体贸易往来的组织,台当局自然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将“突破口”放在了日本这方面。而日本也甚至台当局的小心思,于是,在去年年末台湾和日本进行的“贸易交流会”上,日本对台当局进行了一番点拨,先是表示十分欢迎台湾加入CPTPP,而后就“提醒”台当局,希望台湾能解禁日本福岛食物的禁令。

接收到这一番暗示之后,台当局立马意会,于是赶紧在岛内开始了“开放核食”的舆论宣扬,台当局首先想到的就是给核食“正名”,将其赋予一个吉利的名字,叫做“福食”。不过这个方法明显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岛内民众对于核食的抵制情绪是很强烈的,加上改名的这一行动,更是让民众的怒气值达到了顶峰,民众纷纷高呼,台当局和日本政府相互勾结,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台当局宣传造势日本核食

事实上,台当局这样的欺骗行为并不是第一次了,比如之前模仿大陆建造方舱医院,但是又不敢和大陆用一样的名字,于是就叫成了“加强版防疫专责旅馆”;为了在岛内开放美国“莱猪”,还把那些对民众有健康危害的美国瘦肉精猪肉叫做了“美猪”,对于台当局来说,真正对民众有利的政策没实施几项,反而在掩耳盗铃方面做的十分出色。

岛内民众数次容忍换来的就是台当局一次又一次的过分举动,最典型的就是通过“莱猪”进口,在“四大公投案”进行宣传拉票阶段时,台当局就在岛内疯狂造势,给民众洗脑,试图让民众接受这个危害极大的“莱猪”,最终的结果就是通过了该议题。很多民众甚至都不知道投票项目有什么,就在舆论的夹击下随意的投出了选票。而正是这一次的胜利让台当局尝到了甜头,于是趁热打铁想再次把“核食”也端上民众的饭桌。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国防时报社

作为“鱼类零食第一股”,劲仔食品上市已经一年有余,却未能交出一份好看的“成绩单”。

股价表现不理想:截至2022年1月19日,公司股价报收于10.49元,较2021年内高点21.07元已经不止腰斩。

营收增长背后隐忧不断:产品上,劲仔食品主要依赖风味小鱼单一品类,创新力不足;渠道上,过度依靠线下和经销商;同时,不仅难以靠品牌优势建立起护城河,还要面临资本加持下新消费品牌的冲击。

一款产品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想要保住鱼类零食赛道头部地位,劲仔食品还有一场艰难的仗要打。

增收不增利成为常态

劲仔食品,原名为华文食品,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风味小鱼、风味豆干等传统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劲仔”是其主要品牌。

近几年,国内休闲食品取得了快速发展。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8224亿元增长至129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09%,预计2021年可达14015亿元。

华文食品也搭上了行业发展的快车。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从3.97亿元增长至8.95亿元。

在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下,2020年9月,华文食品头顶“鱼类零食第一股”的光环,登陆深交所。

然而,劲仔食品营收增长的背后,却是“增收不增利”。

早在2020年上市之前,劲仔食品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就已呈现下行趋势,2017~2019年,其增速分别为192.58%、52.17%和2.85%。

2020年,劲仔食品当年实现收入9.091亿元,归母净利润7459万元,虽然收入创出新高,同比微增1.60%,但归母净利润较上年下降12.78%。

为了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时隔半年,华文食品在2021年4月更名为“劲仔食品”,但增收不增利的状况在2021年依旧存在。

2021年10月,劲仔食品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劲仔食品1~9月份营收同比增长8.11%,净利润却同比下滑24.38%。对此,劲仔食品认为前三季度业绩下滑,主要是政府补助收益较2020年同期减少,同时部分原辅料价格上涨,以及研发投入及品牌推广投入增加所致。

事实上,劲仔食品产品的单一化以及渠道的单一化,同样是其业绩难以突破的关键。

产品与渠道单一,竞争力堪忧

目前我国休闲食品的头部企业,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来伊份、盐津铺子、洽洽食品等,都采用多品类、多品牌发展布局。

三只松鼠以“坚果+精选零食”为产品矩阵,拥有碧根果、每日坚果等产品,大约有400~500个SKU以供选择;良品铺子打造高端零食定位的同时也在强调全品类,目前拥有15个品类,超过1000个SKU。

然而,在劲仔食品的收入构成中,风味小鱼是绝对的扛把子。

上市之前,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劲仔食品风味小鱼的收入由2.41亿元增长至6.95亿元,在当年度总营收中的占比从60.96%提高到77%。

上市之后,风味小鱼营收仍旧居高不下,财报显示,2020年,劲仔食品风味小鱼的收入为7.09亿元,在当年度总营收中的占比进一步达到87.53%。

为丰富产品矩阵,寻找第二、第三增长点,劲仔食品加强了食品研究院的团队建设。这一措施反映到财报中表现为,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增长至1607万元,同比增长199.63%。不过,研发费用的投入后续能否成功为企业创造新的增长点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此外,劲仔食品过于依赖经销商渠道也值得警惕。

2021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劲仔食品直营模式的营业收入为0.3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48%;同期,经销模式的营业收入为4.37亿元,占比为92.52%。与之相反,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则采用全渠道的营销模式,且销售渠道较为完善。

以三只松鼠为例,其2021半年报显示,三只松鼠7成营收来自于线上渠道投食店和联盟小店,在2021上半年贡献了17.8%的营收;良品铺子也是线上线下双线开花,线上按照“平台电商+社交电商+自营渠道”多线布局,线下则开设了主要包括直营门店、加盟门店、大客户团购和O2O外卖四种线下销售模式。值得一提的是,2021半年报中,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均取得了营利双增的好成绩。

显而易见,相比上述头部休闲零食品牌,“一条腿”走路的劲仔食品在产品、渠道上竞争力不足。

竞争加速,多元化受阻

当下,健康化正成为零食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健康零食的走红,具备独特营养价值的海鲜零食,正逐渐成长为国内零食市场迅速上涨的细分品类,显然,仅仅依靠小鱼干并不足以支撑这一巨大市场的想象空间。

对此,劲仔食品在财报中称,正不断优化现有产品结构,拓展其他品类的鱼类零食、海味零食。不过截至目前,查询劲仔旗舰店可以看到,在海鲜零食品类其只增加了手撕鱿鱼干这一产品。

不得不说,劲仔食品已错失先机。近年来,早已有不少品牌看到海鲜零食细分领域的机遇并抢先布局,成为劲仔食品多元化道路上的强有力竞争者。

一方面,盐津铺子、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品牌都有相关产品上市。良品铺子近两年相继推出以虾夷扇贝、鲍鱼、海虾、海蟹、海鱼为主要原料的海洋休闲食品,并将其视作构建高端零食战略的重点品类之一;三只松鼠也推出“口袋海鲜”系列,推出白虾、扇贝、花蛤等零食产品。

另一方面,以海鲜零食为主打的新品牌也不断出现,如“海狸先生”、“海神寻味”、“食验室”等。这些新锐零食品牌品利用现代生产工艺对海鲜的口味、口感等做出创新,以后来者之势抢占消费者心智,在资本的助力下不断分割着市场份额。

以创立于2015年的海洋蛋白质零食品牌“海狸先生”为例,其2020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2021年前8月公司营收超过8000万,同比增长57%,并于2021年9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此外,主打无油、高蛋白的健康零食品牌“食验室”也在1年多时间里完成了3轮融资,其主要产品“深海金枪鱼脆”于2020年6月上线,上线首月就达到月均120万的销售额。

海鲜零食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对于劲仔食品而言,业绩承压,多元化受阻是摆在其面前的关键问题。是否能够契合新生代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丰富渠道和品类,打造业绩新的增长点,成为其接下来的重点课题。

无论如何,想要保住现有的位置,劲仔食品必须提速了。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劲仔食品陷“增收不增利”怪圈,机构扎堆调研关注股权激励落实》,和讯网

2.《三只松鼠、来伊份、良品铺子半年报PK,谁是零食第一股?》,不二研究

3.【研报】预见2022:《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全景图谱》,股室记

4.《把海鲜做成零食,这事越来越靠谱》,消费记

5.《光环不在的“食品界华为”,问题出在哪?》,纳食

作者 | 昔年

排版 | 艺馨

监制 | 小罅

出品 | 一味研究

证券时报网讯,据淡马锡1月20日消息,淡马锡于近期宣布成立亚洲可持续食品平台(Asia Sustainable Foods Platform),为食品科技公司提供支持,加速亚洲可持续食品领域的增长。据介绍,亚洲可持续食品平台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下设的新加坡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向食品科技创新中心投资3000多万新元。

[新闻页-台海网]

  台海网1月21日讯 1月19日下午,厦门第二届食品安全研讨会在厦门华侨大酒店举行。会议围绕“尚德守法谋发展,创新务实话食安”主题展开,深刻剖析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分享交流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全面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会上还宣布成立了厦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志愿者服务队和中国食品安全报厦门融媒体中心。

法律界专业人士现场专项普法解读

  会议现场,法律界专业人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进行了专项普法解读,就行业发展及食品经营风险问题与参会企业开展了互动问答。厦门市雷锋志愿协会、厦门两岸农产品流通协会、中国食品安全报厦门记者站共同成立了厦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志愿者服务队,并现场举行了授旗仪式。据悉,厦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志愿者服务队将通过公益科普,在社区、广场、企业、学校等不同场所,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进行解读,切实推动食品安全科普的常态化、系统化,为广大的消费者、市民群众护航“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报》驻厦门记者站站长陈家华上台致辞,宣布成立中国食品安全报厦门融媒体中心,他表示,融媒体中心的成立,将形成食品安全宣传矩阵,更加有效地强化宣传报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更好地宣传和推动地方的经济文化产业的传播和发展。

志愿者服务队授旗仪式

  会议对长期以来在食品安全和诚信经营领域做出努力的企业表示了肯定与鼓励,并授予了福建兴三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度食品安全社会责任奖”,厦门市锦鸿阳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厦门琪胜实业有限公司、福建省陪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漳州市佳庆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政和东平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兴三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利新源餐饮有限公司、福建露堂茶叶有限公司及福建漳州主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度食品安全战略合作伙伴奖”。企业代表——福建兴三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巍也借助获奖的机会,宣布兴三洲出品的长汀三洲河田鸡正式推出上市。

颁奖仪式

  会议由中国食品安全报厦门记者站主办,厦门市两岸农产品流通协会、厦门雷锋志愿者协会、福建兴三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处室人员、行业协会、食品安全管理先进的食品企业代表、嘉宾及媒体记者参加此次研讨会。(木子 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