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中国科研团队引领未来:首个人脑驱动机器人项目震撼问世

中国科研团队引领未来:首个人脑驱动机器人项目震撼问世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肉团资源网 发布时间:2024-09-25 18:44:12

7月5日消息,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取得重大突破,利用人类干细胞成功培育出具有类脑功能的组织器官,并开创性地实现了与机器人的片上脑-机接口连接。

中国科研团队引领未来:首个人脑驱动机器人项目震撼问世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医学工程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未来智能机器人与人脑直接交互的技术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片上脑技术,作为脑机接口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其核心在于将大脑的复杂电信号与强大的外部计算能力深度融合。

该技术由“片”(精密的电极芯片)与“脑”(体外精心培育的类脑组织)两大核心组件构成,通过干细胞培养技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环境中构建了一个功能性的“类脑”生态系统,模拟了生物大脑的部分智能特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究在两大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先,细胞培养技术实现了从二维向三维的飞跃,为片上脑构建了一个更加立体、复杂的神经计算网络,极大地增强了其信息处理与决策能力。

其次,人工智能算法的巧妙融入,开启了混合智能探索的新篇章,使得这一系统能够更加智能地响应外部刺激,执行如自主导航避障、精确抓取物体等复杂任务。

此外,研究团队还深入探索了物理场在促进人源性脑类器官生长发育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低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的精准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为MetaBOC——这一片上脑智能交互系统的核心“大脑”提供了更加优越、智能的培养环境。

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大脑发育与调控机制的理解,更为未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中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新物种:拟幽灵蛸

近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期在英文学术期刊《动物分类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对2016年在南海发现的一个与幽灵蛸相近的物种进行了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基因的比较分析明确其与幽灵蛸存在明显差异,确定其为新物种,并将之定名为“拟幽灵蛸”。

中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新物种:拟幽灵蛸

在生物分类上,幽灵蛸是幽灵蛸目幽灵蛸科幽灵蛸属动物,也是此前唯一被广泛认可的幽灵蛸目现存物种。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邱大俊介绍,1903年德国海洋生物学家卡尔·楚恩最早在深海发现了幽灵蛸,其常生活在水深600至900米之间,这个深度光线几乎无法到达,水体中氧气含量很低。

中国科学家在海南岛东南海区800至1000米水深采集到的标本(资料照片)。该物种与俗称为“吸血鬼乌贼”的幽灵蛸相近,研究人员通过形态学和基因的比较分析,确定其为新物种并将之定名为“拟幽灵蛸”。

2016年9月,中国科学家在海南岛东南海区800至1000米水深采集到一个标本。研究团队将它与幽灵蛸进行形态比对,发现其尾部形态、下角质颚形状、发光器位置等与幽灵蛸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基因分析,发现它与幽灵蛸在进化树上是两个遗传距离较大的分支,证实采集到的标本是一个新物种,成为幽灵蛸目已知的第二个现存物种。

2022年3月8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对一块古老的10条腕章鱼化石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生活在距今3.28亿年前的远古章鱼是章鱼和幽灵蛸已知的最古老祖先。这项化石研究证实了科学家先前的猜想,即幽灵蛸目动物最初有10条腕,后来逐渐演化为目前的8条腕。

中国科研新突破:光能驱动微机器人发射器面世,喷瓜启发的创新技术

8月12日消息,中国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期公布了一项创新成果:一种受到喷瓜启发的新型光驱动微型机器人发射系统。这项技术突破不仅展现了自然与科技的巧妙融合,还预示着其在医学、农业、航空航天以及弹道学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为精准操控与非传统驱动方式开辟了新纪元。

中国科研新突破:光能驱动微机器人发射器面世,喷瓜启发的创新技术

据了解,该团队研发的软水凝胶和石墨烯发射器能在短短 0.3 毫秒内释放能量,使装置能够迅速从湿滑或干燥表面起飞,飞行距离达到自身高度的 643 倍。

这种强大的推进能力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团队表示,医疗领域是该技术的重点应用之一。微型医疗机器人可以利用这种强大的推进力深入人体组织进行采样,甚至进行手术操作。此外,在农业方面,该技术可用于开发智能播种机器人,提高农业效率。研究人员还提到,该技术甚至可能应用于弹道武器领域,但目前尚未深入研究。

该发射系统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喷瓜。喷瓜果实生长过程中积累压力和弹性能量,成熟后爆裂,迅速散播种子。同样,当研究团队研发的水凝胶发射器受到高能光照射时,其中的石墨烯被加热,导致水凝胶中的水变成水蒸气。随着水蒸气压力的增加,水凝胶最终破裂,将自身发射到空中。

值得一提的是,该发射系统不仅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工作,还可以在自然条件下使用。研究团队成功地在树叶、树皮和粘性液体等不同表面进行了测试,证明了其适应性。此外,他们还探索了利用太阳光作为能源的可能性,进一步扩展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

研究人员表示,自然界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了宝贵的灵感。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材料》杂志上。

“中国制造”再创辉煌,国内首款自主研发18米级巨型回转支承成功投产

7月4日消息,作为起重机心脏般的存在,回转机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支撑着整个设备的旋转动作,还直接承担着巨大的起重负载,确保了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中国制造”再创辉煌,国内首款自主研发18米级巨型回转支承成功投产

据报道,我国 3500 吨起重机用直径 18 米级剖分式三排圆柱滚子回转支承昨日在河南洛阳新安下线,该回转支承无论是尺寸,还是设计制造都是国内轴承行业的极限突破。

官方指出,这台轴承的下线,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海洋工程装备用转盘轴承领域实现了新突破,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这一 3500 吨起重机用直径 18 米级剖分式三排圆柱滚子回转支承由洛阳新安县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是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500 吨全回转起重机量身打造的产品。

据介绍,这一回转支承为外齿式三排圆柱滚子组合结构,全套产品重 168 吨,外径 17753.6mm,最大安全起重载荷 20 万吨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官方还表示,该产品在研发中共形成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4 项,为我国轴承产业提格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开资料显示,重型起重机由于受到回转支承(转盘轴承)的制约,其回转机构一直采用滚轮式回转机构;而回转支承具有摩擦力矩小、维护方便、更换容易、寿命长等特点,是替代回转机构是最佳的选择。

对比具有同起重能力的起重机,回转支承式的起重机比滚轮式的起重机尺寸可减小 20% 左右,重量减轻 25% 左右,一台回转支承式 3500 吨起重机重量 4600 吨,可节省材料 1200 吨左右,可节约材料费 300 多万元。

复制本文链接 攻略文章为肉团资源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